欢迎访问 种植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种植资讯

常德市| 变污为肥、绿色种养,石门携手中科院“闯关”生态种粮“新赛道”

发布时间:2024-07-03 04:01:03 作者:佚名   来源: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眼下,正是冲刺“三夏”生产的关键时节,在夹山镇官渡社区绿色种养循环马铃薯种植试验田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专家、石门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和村民们头顶烈日、汗如雨下,抢抓利好天气翻挖收获。

  “我们团队充分利用附近养殖厂粪污资源,变污为肥、变废为宝,推行绿色种养循环模式,在生态种粮赛道‘闯关’非常成功,通过2年定位试验,我们可以确定有机肥替代15%化肥处理,马铃薯增产效果最好,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这为我们石门县马铃薯种植科学施用有机肥提供了具体参数,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推广粪肥还田模式促进有机肥科学合理施用。”石门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合作团队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罗沛教授介绍。

  

  现场实收实测

  

  石门县夹山镇官渡社区连续三年施用粪肥种植马铃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专家和石门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多次下沉到现场指导农户粪肥还田、生态种植。让农户正确掌握粪肥还田的施肥技巧,夺取马铃薯优质高产。从这次收获测产情况看,有机肥替代15%化肥的马铃薯产量比常规施用化肥种植的每亩增产500公斤;常规种植每亩肥料成本300多元,绿色种养每亩肥料成本仅需210元,化肥减少、产量提高、成本下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粪肥还田后,化肥用得少了,土壤松软了,种出的冬马铃薯不仅产量高,而且好看,更好吃!”种植户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石门县重视科技兴农、科技强农,积极推动“三农”和高校、院所深度合作,成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专家(博士)工作室,配科研“搭子”、组攻坚团队,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在提升农产品产量、品质和品牌效应的同时,带动化肥农药减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绿色活力。石门县农业农村局紧紧抓住与中科院合作的契机,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合作上下大功夫,今年来,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30多场次,服务农户2000人次,完成粪肥还田6.1万亩,在促进有机肥增施和化肥减量增效的同时,还有效减少了畜禽粪污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目前,石门县农业农村局携手中科院打造种养循环示范基地10余个,建设畜禽粪便堆沤腐熟还田示范3.72万亩,建设畜禽粪污沼液发酵,沼渣、沼液还田示范2.38万亩。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agri.hunan.gov.cn/agri/xxgk/gzdt/sxdt_1/202406/t20240617_3332858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种植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种植在线网 zz-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17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