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帮扶产业发展暨项目资产管理工作推进会议推介安徽经验做法
发布时间:2024-12-06 00:32:05 作者:佚名 来源: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近日,安徽省多篇典型经验做法获得全国帮扶产业发展暨项目资产管理工作推进会议推介。
会上,六安市副市长、霍邱县县委书记李煜围绕《探索创新“345”工作法 以高质量资产管理推动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会议交流发言,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围绕聚能量、提质量、控变量 加快脱贫地区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亳州市谯城区《创新盘活“老三资”精准赋能“新三样”》作为书面交流材料和典型案例汇编印发全国。
探索创新“345”工作法
以高质量资产管理推动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共霍邱县委霍邱县人民政府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乡村振兴持续攻坚区,沿淮重要的行蓄洪区。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创新实施项目资产“三色管理”模式,推深做实帮扶产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为农民持续增收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2013年以来,累计投入扶贫和衔接资金超过11.63亿元,建成帮扶产业项目1053个,年收益率保持在6%以上。
一、坚持“三色管理”,强化帮扶产业日常监管。2021年,我县探索实施“三色管理”日常监管模式,有力促进了帮扶资产持续发挥效益。一是明确监测指标。聚焦关键环节,设置经营状况、合同签订、租金支付、资产收益、收益分配、管护责任等6项重点指标,形成帮扶资产日常监测体系。二是定期开展排查。围绕6项重点指标,按季度开展核查,动态更新电子台账,并在资产显著位置悬挂标识牌,及时向群众公示公告相关信息。三是及时预警整改。6项指标均为“正常”状态的资产,系统标注为“绿色”;存在1项“非正常”状态的资产,系统标注为“黄色”;存在2项以上“非正常”状态或1项标注为“黄色”超过3个月的资产,系统标注为“红色”。2022年初,全县帮扶资产红色预警74个、黄色预警151个,通过建立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逐一整改销号。截至目前,红色预警减少至3个,黄色预警减少至11个。
二、注重“四个聚焦”,促进帮扶产业提档升级。在日常监管的基础上,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明确4类16条分类标准,制定4类15条处置措施。每年对帮扶产业项目分类进行动态调整,完善巩固提升措施。一是聚焦“做强”,巩固一批。对于产业链条完备且生产经营正常、联农带农机制完善的帮扶产业,作为巩固对象,累计巩固项目809个、资金9.69亿元。近年来,为发挥产业综合效益,先后安排小龙虾一二三产融合项目资金1.6亿元,撬动社会资本5.4亿元,建成500亩以上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15个,培育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场1个、省级万亩示范片3个。全县小龙虾养殖面积达85万亩,年产量达8万吨,从业人数超过20万人,均为全省第一,被评为“全国生态稻虾第一县”、“中国小龙虾产业十强县”。二是聚焦“做大”,升级一批。对于具有一定发展基础、但产业链条存在短板弱项的帮扶产业,作为升级对象,累计升级项目219个、资金1.69亿元。近年来,为做大鹅产业,累计投入衔接资金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2.4亿元,建成鹅产业基地64个,皖西白鹅、朗德鹅年饲养量各达到500万只,年产朗德鹅肝5000吨、产值达18亿元。三是聚焦“做稳”,盘活一批。对于闲置低效的帮扶产业项目,通过变更经营主体等方式进行盘活。截至目前,累计盘活项目29个。四是聚焦“做活”,调整一批。对于因规划调整、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失败的帮扶产业项目,坚持严格论证、有序退出。截至目前,累计调整项目6个,收回资金400万元,重新用于发展市场前景好、群众意愿强的新产业。
三、健全“五大机制”,保障帮扶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健全组织保障机制。成立县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坚持定期研究,完善支持政策,做好资金使用、资源调配和推进实施。二是健全源头保障机制。编制《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指引》,定期开展项目谋划“擂台大比武”,2024年择优实施帮扶产业项目48个,投入衔接资金3.02亿元。三是健全人才保障机制。组建4个省级科技特派团,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积极开展技术研究、引进和推广,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四是健全要素保障机制。每年安排不低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用地。创新实施“稻虾贷”、“鹅业贷”等,累计放贷超14亿元。五是健全联农带农机制。编制《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实施细则》,坚持县乡统筹、多村联建、龙头带动,健全“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聚力实现“企业能发展、群众能增收、集体经济能壮大”三方共赢。2023年,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6.5%,398个村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60.1%。
围绕聚能量、提质量、控变量
加快脱贫地区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发展“四个一批”的重要指示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聚焦“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围绕聚能量、提质量、控变量,强化统筹推动、分类施策和风险防范,着力推进“四个一批”落地见效,为加快脱贫地区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截至9月底,全省帮扶产业项目4.8万个,资产原值416.81亿元。
一、围绕聚能量,强化统筹推动,支持帮扶产业加快发展。一是领导重视加强。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调研部署、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压紧压实各级责任,要求以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切实把因地制宜推进帮扶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根本举措来抓。二是完善政策加力。制定出台《2024年全省特色农业工作要点》《安徽省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安徽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健全完善产业帮扶政策体系。三是项目谋划加深。对于产业项目在县域范围内“一张图”规划、“一盘棋”考虑,整合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集中谋划优势产业项目,目前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入库项目1.83万个、投资概算632.3亿元,其中帮扶产业项目1.1万个468.2亿元,帮扶产业项目均从项目库中择优选用。四是真金白银加码。今年全省各级衔接资金累计投入176.88亿元,较去年增加2.14亿元,其中用于产业发展的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65亿元,占比76.3%;截至9月底,全省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646亿元,居全国前列。
二、围绕提质量,强化分类施策,加快帮扶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聚焦传统产业巩固一批,推动“老树发新芽”。因地制宜发展“土特产”,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增值大文章。建立“打擂台”“大比武”等竞争评选机制,指导萧县、肥西县等20个县出台帮扶产业项目竞争评选办法,倾斜支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紧扣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市场效益好、发展前景广的主导特色产业项目,避免资金向“小弱散”分流。2024年全省衔接资金支持实施帮扶产业项目3210个,平均投资规模达325.8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7.57万元,同比增长42.74%。目前,全省“巩固”类项目3.41万个,资产原值292.5亿元、占比70.2%。二是聚焦科技创新升级一批,推动“小树变大树”。着眼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强化科技创新,依托47个国家、省部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18个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开展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巩固稻米、油料、果蔬、畜牧、水产等主导产业和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支持龙头企业持续攻坚徽派肉类菜肴工业化转换关键技术、谷物云控AI柔性高质加工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徽菜标准化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等重大科技项目,促进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升级、产品工艺流程改造等。目前,全省“升级”类项目1.03万个,资产原值110.05亿元、占比26.4%。三是聚焦集群发展盘活一批,推动“独木变森林”。鼓励支持推行村级自主盘活、改造重组盘活、村企联建合伙等多种方式,吸引各类资金、帮扶资源要素聚集,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指引,对闲置低效的帮扶产业项目进行综合利用盘活。在脱贫县集中的皖北地区,强力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围绕“强龙头链主”“建园区基地”“培单品爆品”重点打造品质粮食、优质蛋白、绿色果蔬、徽派预制菜、功能食品5大产业集群和17条细分产业赛道,上半年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达1445亿元、同比增长13.4%。淮南市规模化牛肉汤企业超过20家,“淮南牛肉汤”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0亿元。皖南山区聚力发展大黄山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上半年接待5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8.8%;营业收入336.64亿元,同比增长6%。目前,全省“盘活”类项目0.11万个,资产原值7.58亿元、占比1.8%。四是聚焦腾笼换鸟调整一批,推动“枯木换新苗”。对确实难以为继、起不到带动作用且技术落后、市场前景不看好的帮扶产业项目,坚持“当断则断”,在稳妥处置基础上积极谋划开拓帮扶产业替代的新项目。毫州市谯城区充分利用农村集体自身资源条件、经营能力,因地制宜盘活闲置资金、资产、资源“老三资”,大力发展壮大振兴工厂、振兴农场、振兴能源“新三样”,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集体资源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群众受益获益。目前,全省“调整”类项目0.25万个,资产原值6.68亿元、占比1.6%。
三、围绕控变量,强化风险防范,保障帮扶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强化监测调度识变。省级层面落实“月调度+季监测+年核查”工作机制,每月调度核实帮扶项目资产疑点数据,每季度监测经营性资产运营情况,每年开展一次项目资产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有效防范化解闲置浪费低效风险隐患。二是强化抗灾救灾应变。针对今年梅雨期间黄山等地特大洪涝灾害,及时开展应对灾情防止返贫致贫工作,专项下拨697万元省级衔接资金用于灾情应对防止返贫致贫,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产业发展等需求。三是强化综合保险防变。创新推出“特色农产品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险”+基本生活保障保险等若干民生保障“菜单式”自选保险的“3+N”“防贫保”综合保险产品,开辟绿色理赔通道,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四是强化问题整改求变。聚焦国家考核反馈“个别项目资产后续经营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整改,督导各地逐项逐条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加强“一链三单”督查暗访,确保彻底改、改彻底。五是强化联农带农不变。深入推广“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模式,通过育主体、强联结、促增收,重点把联农带农作为扶持经营主体项目的前置条件,鼓励引导经营主体通过生产经营、订单农业、吸纳务工就业等方式,健全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使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乘上新型经营主体这一“时代快车”,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亳州市谯城区:创新盘活“老三资”
精准赋能“新三样”
【摘要】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强调的“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重要讲话精神,把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成员权利同激活资源要素统一起来,充分利用农村集体自身资源条件、经营能力,因地制宜盘活闲置资金、资产、资源“老三资”,发展壮大振兴工厂、振兴农场、振兴能源“新三样”,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集体资源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群众受益获益,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一、案例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形成了庞大的扶贫资产,对这些资产要摸清底数、加强监管,确保持续发挥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谯城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关于帮扶产业发展“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的部署要求,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大摸底、大整治、大提升、大规范,全面摸清脱贫攻坚期间“三资”投入底数(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4.08亿元;实施资产收益扶贫项目603个,资产原值8.3亿元,其中光伏电站524个、资产原值7.64亿元;其他资产收益扶贫项目79个、资产原值0.66亿元),大力整治侵占村集体“三资”行为,充分激发闲置资金、资产、资源潜力,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市场化运营机制为依托,以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为支撑,切实推动资源资产流动起来、特色产业兴旺起来、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村集体经济壮大起来,真正实现“产业增效、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二、做法成效
(一)摸清村集体“老三资”家底。发展村集体经济,摸清家底是基础更是关键。谯城区全面清查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状况,做到产权清、收益明、监管严。一是推动“三资”清单化。对村集体账户资金、投资资金等各类资金,闲置房屋、设备、厂房等各类资产,土地、林地、坑塘等各类资源,进行全面核查,摸清开发利用、合同签订和收益分配等情况,全部录入区农村集体“三资”数字一张图监管平台,实行动态管理,实现集体“三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区共核查村集体资金310笔,1.07亿元,较清理前增加了166笔;核查村集体资源865处,1173.19万平方米,较清理前增加了556处;核查村资产1405处,373.23万平方米,较清理前增加了268处。二是推动“三资”规范化。全面整治村集体“三资”运营中存在的闲置、低效、租金拖欠等问题,依法依规整治不规范合同,从严查处侵占“三资”问题。目前,共整治历史遗留问题141件,审核规范集体经济合同623份,收回被侵占资源57处、资产43处。三是推动“三资”权证化。对土地、房屋等资源资产进行产权界定,办理集体建设用地权证或“房地一体”权证,做到“可量化、可评估、可入市”,为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对接市场夯实基础。目前,共办理集体建设用地权证或“房地一体”权证122件,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农村集体资产项目69个,成交49处,成交额371.2万元。
(二)创新“新三样”发展模式。谯城区坚持因地制宜、顺应市场原则,指导镇村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展振兴工厂、振兴农场、振兴能源“新三样”,打造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一是加强村企合作,建设“振兴工厂”。结合乡村产业发展需要,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区农投、区能源集团等合作,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建设厂房、仓储烘干房、冷库等,助推中医药、朝天椒、花茶健康等特色产业发展,增加村集体收入。2024年共推进振兴工厂项目43个(各类厂房30个、仓储烘干房8个、冷库5个),带动43个村集体增收约400万元,带动附近群众就业500余人。如,五马镇芍花村通过与亳州市蒙飞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贾鹏中药材加工设备厂、区农投公司等合作,盘活原朱庄中学多年闲置校舍,用于中药材初加工、中药材加工设备生产和标准化钢构厂房建设,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益18.5万元。二是适度规模经营,建设“振兴农场”。采取“连片+分散”模式布局,通过“规范流转+土地入股”、“村企联办经营”模式管理,建设规模适度的村“集体农场”(面积300亩左右),大力发展“麦套朝天椒”、香菇、桑蚕等特色种养植产业,由农场统一购买保险,规避经营风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截至目前,全区振兴农场面积达6.82万亩,面积300亩以上的村192个,带动村集体增收3000余万元。如,淝河镇李小庙村振兴农场,利用村集体闲置土地和流转土地,种植小麦350余亩,发展“蚕桑套种朝天椒”32亩,建设香菇大棚12座,养蚕大棚2个,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80万元、吸纳12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三是整合闲置资源,建设“振兴能源”。村集体经济组织采用资源参股方式与区能源集团合作,联合开发闲置坑塘、群众屋顶等空间资源,发展坑塘光伏和屋顶光伏。每亩坑塘光伏每年可带动村集体增收5600元左右;每平方米屋顶光伏可带动村集体增收2.88元。目前,已建设坑塘光伏1687亩,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940万元;建设户用屋顶光伏3513户、145兆瓦,预计带动村集体增收5700万元。在发展光伏电站的基础上,谯城区还积极探索村集体参与农村充电桩管护、风力发电等新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三)构建“多元化”运营体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需要完善与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以及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结模式和利益关系。谯城区充分发挥经营性资产作用,探索多元主体运营模式,有效激发主体活力。一是探索“能人领办”模式。探索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能人领办”运行模式,解决经营能力不足、方式不灵活、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如,华佗镇小奈村,让有耕作经验同志负责集体农场工作,同时让退休干部、老党员积极参与监督管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小奈村集体农场流转土地405亩,增加村集体收入38万元,带动周边群众数十户家庭就业。二是探索“村企合作”模式。采取“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或合作社+农户”模式,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市场化、专业化运营。如,古井镇杨楼村采取村集体与村民联营方式,筹资375万元成立杨楼村振兴包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1.2万平方米的包装材料加工厂。目前,公司产值达600万元,实现纳税78万元、净利润90万元,解决周边群众就业50余人,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7人,人均月增收3600元以上。三是探索“物业出租”模式。发挥村集体特色产业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为市场主体量身定制标准化厂房、仓储、冷库,吸引企业进驻,为村集体带来稳定的租金收入。如,立德镇利用原申楼村修竹元小学西侧校区建成3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与安徽亳州安踏喜宝鞋服有限公司签订租赁协议,投产2条生产线,年生产鞋面105万双,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200人左右,带动村集体年增收28.8万元。
(四)健全“联农带农”工作机制。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农带农机制,既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又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一是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不仅引进了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效带动中药材、朝天椒等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多家门口就业创业机会。谯城区依托联滔电子、喜宝鞋服、华扬服饰等大型企业,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开设“家门口”工厂8家,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4000余人,人均月增收3500-6000元。特别是居家务工“穿鞋带”的老年群体,每人每月也能收入1000-1500元。二是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不仅能带动村集体增收,还能为每户群众带来每年1400元左右的租金收入,目前已带动农民增收50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屋顶生金”。三是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为更好增强发展村集体经济信心,谯城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集体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使用不超过40%的收益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收益达到80万元以上的村,使用不超过40%的收益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20%用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收益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成员分红的基础上,可使用不超过10%的收益用于村干部绩效奖励,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让村党组织越来越成为群众的“主心骨”“领路人”。预计全区237个村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1.78亿元,村均75万元。
三、经验启示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推动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在基层党组织坚强领导下,依法依规发挥职能作用,充分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确保农民成为改革参与者、受益者,为落实集体所有权、明晰农户财产权、放活资产经营权打好坚实基础。
(二)健全完善配套制度。注重顶层设计,出台区域性指导实施方案,逐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村集体“三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数字化、智能化“三资”监管平台,实现运营情况、收益情况动态更新和实时监测,为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插上数字化“翅膀”。
(三)持续优化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新农人”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培育一批产业承接龙头。建立“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抗风险能力。
(四)有效拓宽增收渠道。加强村企合作,引导村集体将合法的存量非农建设用地,通过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市场化合作,依法建设“振兴工厂”,在田间地头提供生产、仓储、物流等服务,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围绕资源优势,推进土地流转,探索建立“振兴农场”,着力培育高效生态农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整合闲置资源,对于地理位置偏、发展空间有限的,可通过跨村跨镇等方式,将闲置、低效土地集中到发展潜力大、投资效益好的平台或区域进行规模化运营管理;对于规模较小、布局分散的,可通过集约高效利用公益性建筑闲置屋面、坑塘水面等零星资源探索建设“振兴能源”,让“屋顶生金”。
原文链接:https://nync.ah.gov.cn/snzx/zwxxi/575958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