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尚志市元宝镇元宝村:“光腚屯”的华丽嬗变
发布时间:2021-03-10 20:56:18 作者:佚名 来源: 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编者按:元宝村党总支在党总支书记张宝金的带领下,带领全村人民经过30多年的努力拼搏,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铅笔、筷子产业,由贫穷的“光腚屯”一跃成为富裕的“亿元村”。如今,面对产业格局的变化,元宝村转变发展理念,稳步转型,走上了一条“精农业、稳工业、兴旅游”的乡村振兴之路,不断续写着黑土地上的传奇。
元宝村,位于尚志市以东30公里处,是著名小说《暴风骤雨》中元茂屯的原型地。全村现有农户610户、1870人,党员72名,耕地9800亩,土地规模经营总面积2.1万亩。2019年,全村总资产达到7.2亿元,农民人均存收入3.3万元。是什么让昔日的“光腚屯”变成今天的“亿元村”?让我们走进元宝村,看一看“中国土改第一村”的华丽转身。
1946年,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打破了封建土地制度。著名小说《暴风骤雨》讲述的就是当年发生在元宝屯的那段土改往事。然而,直到改革开放前夕,元宝村依然是人门心中那个“光腚屯”—1978年以前,元宝村还很落后,村民生活困难,村集体背着27万元外债。
30多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张宝金的带领下,元宝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铅笔、筷子产业,由贫穷的“光腚屯”一跃成为富裕的“亿元村”。如今,面对产业格局的变化,元宝村转变发展理念,稳步转型,走上了一条“精农业、稳工业、兴旅游”的乡村振兴之路,不断续写着黑土地上的传奇。
稳工业 全面升级“老字号”产业
改革开放初期,为改变元宝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村党总支首先确立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立村企业的思路。
1985年,元宝村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村民集资3.7万元成立小木农具加工厂。经过苦心经营,加工厂当年获利2元余元。
1986年,为扩大生产,元宝村又新建综合建材厂和废塑料加工厂,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1993年,元宝村与上海中铅一厂合作,上马了铅笔板生产项目。经过不断摸索和努力,凭借着靠近几大林场的优势,元宝村又筹建了第二家村办企业——元宝村卫生筷子厂。到了1996年,元宝村就已成为原松花江地区第一个亿元村和全省15个“红旗党支部”之ー。为进一步发展,元宝山餐具厂与香港伟盈国际有限公司正式合营,成立了黑龙江元宝山木制品有限公司。2012年,元宝村投资1.23亿元建设铅笔工业园区,发展至今,铅笔产量已占全国同类市场的25%以上,铅笔板产量占全国同类市场的60%以上,“中国铅笔之乡”的铅笔产业更加稳步向前。目前,园区已引进5家企业,在园区的龙头带动下,逐步吸纳铅笔和铅笔板生产企业向园区集中,进一步形成了产业集群优势。
近年来,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铅笔产业遇到了发展困境和瓶颈。尤其2014年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元宝镇铅笔、铅笔板产业受到巨大冲击。
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村党总支主动面对、解放思想、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2016年,元宝村与安徽蚌埠金雪莲笔业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企业联营,创立哈尔滨金雪莲笔业有限公司,在企业改制的同时,学习其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经验。企业现有三条晨光铅笔生产线,每日产铅笔70万支,2019年总产值达到3000余万元,每年为元宝镇一百余人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为元宝村村集体创造30余万元收益。
精农业 深度发展“原字号”产业
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村党总支着力打造集生态科技推广、新品种示范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引导农民走合作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推进高产稳产、节水高效、耕作先进、科技覆盖的高标准现代农田。村党总支在农机、绿色水稻、食用菌、大榛子等产业基础上实行了“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充分发挥党总支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在此基础上,村党总支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径,立足元宝村水稻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行旱改水2000亩,带领村民通过8年试种,成功种植优质“稻花香2号”。2018年,合作社种植纯种“稻花香2号”2000亩,在园区内建设精米加工企业,注册“村镇香”商标,日产出最高可达100吨,实现了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带动村民增加收入165万元。元宝村党总支则围绕村集体新增地源合同化管理,每年村集体获得收入15.2万元。
2003年元宝村党总支响应和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一次性退耕还林近3900亩,同时,还组织村民在附近的荒山植树造林,16年如一日打造成了集经济林、观赏林、教学林为一体的“万亩生态林”,其中有云杉、樟子松、红松、白松、落叶松等珍稀树种74个,涵盖了东北地区能种植的所有树种,为元宝村子孙后代留下了一座“绿色银行”。
兴旅游 积极培育“新字号”产业
土改文化资源是元宝人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元宝村党总支充分利用哈尔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暴风骤雨》原创地的优势,深入挖掘土改红色文化底蕴,交响“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品牌,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为纪念土地改革,继承革命传统,浓缩再现新中国“土改”历史和发展旅游产业,2002年以来,元宝村分期启动了占地7400平方米、投资1100万元的土改文化园区建设项目。一期项目重点建设了《暴风骤雨》纪念馆、荷花池、元宝山等六大景区。
2005年,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的《暴风骤雨》纪念馆正式免费开馆,成为“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景区(国家级3A景区)的重要景点,也是哈尔滨市红色旅游重点建设的旅游景点之一。2017年,元宝村争取资金100万元,完成《暴风骤雨》纪念馆翻新改造工作。2016年以来,该纪念馆已接待游客近16万人次,在弘扬土改文化精神、教育激励后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拉动和刺激了元宝村第三产业发展,尤其通过餐饮、民宿、土特产销售等项目,促使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160万元。
2017年重新改造的《暴风骤雨》纪念馆
此外,为让村民在发展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元宝村党总支大力推进了新农村示范园区、占地6000平方米的铅笔文化休闲广场建设,建设了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的居民住宅新区,其中建有别墅30栋,实现道路全部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村内道路硬化率、住房砖瓦化率、自来水入户率、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到100%,80%的村民住上了楼房和别墅,元宝村人过上了城里人都美慕的好日子。
新建住宅楼、别墅区落成庆典文艺演出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nykj/zftd/202102/t20210209_8132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