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龙州县“万牛进农家”推动养牛致富
发布时间:2023-12-28 19:46:05 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立秋刚过,养殖户陈建荣的牛栏里又喜添一头小牛犊。
“截至今年8月上旬,买回来的母牛已经产了6头牛犊,增收保守估计3万多元。”陈建荣用秸秆喂好牛,又开起铲车清理起牛粪。一时间,牛叫声和机器轰鸣声,汇成一曲奏鸣曲在宁静的山村响起。
刚出生不久的牛犊。岑海忠摄
陈建荣是广西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三圣村板鲁屯村民,也是该屯的队长。今年来,他积极响应县里实施的“万牛进农家”行动,引进代孕母牛进行养殖,现在牛栏存栏21头,还计划扩大到30头以上的规模。
要想富,养牛是条路。“我们有丰富的蔗叶、玉米秸秆等资源,养牛又有政策扶持和技术保障,可以大显身手。”陈建荣底气十足地说,在他的带动下,板鲁屯已有另外2户农户也建起牛棚养起牛来。
去年以来,龙州县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出台加快“百千万”户养牛产业发展助力兴边富民行动实施方案和扶持办法,着力推动“万牛进农家”,引导和鼓励全县农户大力发展养牛产业,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支持母牛扩繁增量、支持养殖栏舍建设、提供养牛贷款贴息、加大养殖保险补贴……随着各项养牛扶持政策实施落地,自此,“万牛进农家”在全县全面铺开。
好料喂好牛。在位于上龙乡的龙州县亮剑生态牧业专业合作社养牛基地,一头头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摩拉品种的能繁母牛悠然地嚼食着草料。
村民在养牛合作社里加工秸秆。岑海忠摄
“我们不仅要做大秸秆加工,也要在养牛产业上发挥培育示范、辐射带动和服务作用。”合作社负责人韦海忠说,他们通过收购甘蔗尾叶、吸纳务工等方式拓宽群众收入,同时租赁场地也为当地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带动周边群众养牛。
“在合作社平时就是做喂牛、种草、种玉米等工作,每月除了包吃包住,还有月工资3000元及‘五险’。掌握养牛技术和管理后,将来自己也要养牛,自己发展产业。”脱贫户周时光已在亮剑生态牧业专业合作社务工数个月,说起养牛,周时光眼里充满了期待。
走进金龙镇立丑村养牛合作社的养牛基地,今年4月份建设的牛棚宽敞明亮,合作社负责人廖吉兴正在把采收回来的象草一捆捆地放进秸秆粉碎机进行加工和存储,另一名村民在喂牛,50头西门塔尔牛吃得正欢。
而养牛基地周边,200亩龙须菜长势良好。“龙须菜全身是宝,药食同用。我们一边发展养牛,同时利用牛粪还田发展龙须菜产业,实现种养结合、多渠道增收致富的目标。”廖吉兴介绍说,目前合作社产业覆盖全屯53户209人,其中脱贫户14户62人。
这是龙州县在发展养牛产业中,有效把牛粪变废为宝的又一个生动实践。
牛棚里的牛在吃青饲料。岑海忠摄
据介绍,龙州县围绕养殖产生的大量牛粪,通过把粪污制肥还田利用,推动种养业结合,促进一二三产有效融合发展,逐渐形成“秸秆+养牛+制肥”生态环保循环产业链,为全县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提供更多的可行性方案。
“藏牛于户,养牛致富。”为加快推进养牛产业,今年龙州县还探索推广农户自投自养和村建户养的庭院养牛模式,计划在全县建设150个庭院养牛项目试点,通过母牛扩繁增量、试点孵化的办法,以点带面推动全县牛产业发展。
据了解,农户自投自养模式即推广每户养殖10头母牛,农户自建牛棚、自购设备、自行收储农作物秸秆,通过龙头企业合作带动,结合支持母牛扩繁增量、栏舍新(扩)建、贷款贴息、养殖保险等政策措施进行扶持发展;村建户养模式即结合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及龙头企业的合作带动作用,利用衔接资金发展养牛产业,推广每户养殖30头母牛。通过衔接资金投资建设牛棚和购买设备等,乡镇负责选择养殖点、养殖户,试点投入使用后养殖户按照协议缴纳村集体租金。
有保障、能发展、能致富的养牛举措为全县牛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
据统计,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全县肉牛出栏1.03万头,存栏3.17万头,累计新增养牛2000多头,意向发展养牛农户460多户、养牛4800多头,农户养牛情绪高涨,“养牛致富”迈出坚实步伐。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全力抓好‘万牛进农家’工作,推动养牛产业成为富民产业。”龙州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孔德华表示。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xmsy/t1700951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