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种植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种植标准

滴灌技术让甘蔗产量翻倍 上林蔗农尝到“甜头”

发布时间:2025-07-17 13:33:45 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仲夏七月,上林县白圩镇石塘天井庄的甘蔗田里绿浪翻滚。种植户莫忠辉在蔗林间轻旋滴灌控制阀,黑色的滴灌带便将水和养分精准送到甘蔗根部。在这片100亩的甘蔗田里,密布的滴灌带如同“毛细血管”,正改变着当地蔗农靠天吃饭的历史,让科技增收成为现实。

  “今年甘蔗长势特别好,预计一亩能收8吨以上。去年没用上这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苗就没这么好,一亩地才产5吨多。”莫忠辉信心十足地说。

  面对持续干旱的考验,滴灌系统的优势更加明显——水分和养分直达根部,利用率高达95%,不仅省了30%以上的肥料,还减少了病虫害,让甘蔗真正实现旱涝保收。

1

  “现在管理可轻松多了!”负责中后期管护的韦大姐说,按照技术员的指导施肥、剥叶,今年亩产甚至有望达到10吨。

  这份信心,源于技术和政策双重支持。2024年,上林县推出扶持政策,对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的农户,给予每亩总投资40%的补贴。“今年种的是新蔗,政府补贴力度大,脱毒种苗补660元一亩,机耕补170元一亩。明年我还要扩种扩大种植面积。”莫忠辉干劲十足。

  制糖企业的深度参与也让蔗农安心。上林南华糖业不仅垫资提供设备,还派出技术团队全程指导。“为了推广滴灌,政府、糖厂都有补贴,糖厂每亩扶持300元,需要打井配套的,还能获2万元扶持。前期抗旱,每亩拉地灌补25元,政府推广滴灌每亩补80元。”糖厂农务负责人唐评介绍。去年莫忠辉的老根甘蔗因缺水出苗差,正是靠企业技术指导和政策扶持,通过清园、松蔸、覆膜、铺滴灌等精细管理,才让蔗田重焕生机。

  如今,科技种蔗已成趋势。莫忠辉的基地采用“施肥—开沟—下种—覆土—放管—覆膜”一体化机械种植,选用优良品种,规范行距布局。2025年,白圩镇甘蔗种植面积超3万亩。越来越多的农户走上“科技赋能、政策护航”的增收路,推动传统甘蔗产业向高端、智能、绿色转型,浇灌出更甜蜜的致富未来。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种植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种植在线网 zz-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17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